動物們的青春:從動物到人類,醫師與動物行為學家打破物種隔閡,揭開青少年時期的真正意義與祕密

NT $ 396


★《人類三部曲》作者哈拉瑞力薦!★
★《紐約時報》暢銷書《共病時代》作者跨物種議題最新著作!★
青少年的叛逆、愛冒險、不想長大,竟然在年輕動物身上也看得到!?
沒經歷過青少年時期真的就沒辦法成年嗎?為什麼令人頭疼的青少年階段對生物來說如此重要?人類能從中學到什麼?


★《紐約時報》編輯選書
★《時人》雜誌最佳書籍
★《出版人週刊》最值得期待書籍
★《芝加哥論壇報》必讀書單
★《書目》十大科學書籍

▎專業審訂
曾文宣泛科學、《國語、《國語日報》專欄作家╱臺師大生態演化組碩士

▎國內佳評
林大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彭菊仙親子作家
番紅花作家
黃一峯金鼎獎科普作家、自然教育工作者
黃仕傑外景節目主持人、科普書籍作家
綦孟柔社團法人臺灣野灣野生動物保育協會祕書長
顏聖紘國立中山大學生物科學系副教授

作者們的前一本書「共病時代」我認為是當年最優秀的科普書,到了幾年後的現在,需要學會面對疫情的我們,仍舊是直得一讀的科普讀物。現在,第二集來了!這兩本書不斷的讓我們確信,我們和其他動物沒有什麼不一樣。我們會生相同的病,我們同樣在狂熱的中二青春中成長。這一系列的故事,都不斷在提醒我們:人類只是芸芸眾生的一份子,我們都有共同的祖先。——林大利,行政院農業委員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這本文筆流暢、讀來有如追劇般刺激的科普題材實在太新穎獨到、太好看了。讀畢才發覺,聲稱是宇宙主宰的人類父母,在面對有如恐怖份子之青少年時,絕對是全生物界裡的遜咖第一名。所有生物都會經歷類似青春期的階段,也都在尚未完全學會自我保護時,一派天真、低估風險、莽撞妄為。這本書透過一個個在地球各角落真實又有趣的觀察與研究,來揭開生物界為何普遍需要存有這麼一個難纏又危險的尷尬期,以及各種生物親代為人類父母展示如何磨鍊子代獨立存活能力並狠心、大膽放手的堅強意志。——彭菊仙,親子作家

事實上,沒有哪種生物能夠一夜長大。人類是如此,單細胞生物、昆蟲、恐龍、大貓熊也是。

青少年時期是學習成年生活必備技能的重要階段,但你知道嗎?除了人類之外,所有動物也都會經歷青少年時期。在這段時間裡,青少年動物會學習如何保持安全、建立地位、追求對象以及覓食,期待在未來能夠獨自生存。然而,為了達到目的,青少年表現出的叛逆、愛冒險等特質,常常讓父母很頭痛,甚至讓許多人有「青少年很難管教」的印象。
不過,如果我們觀察大自然,就能發現人類與其他物種其實有許多相似之處,例如:

●年輕蝙蝠即使聽到同伴的警戒聲,仍會往掠食者衝去。VS.不聽父母勸告,一直開快車的青少年。
●年輕魚兒得學習與其他魚一起游泳,避免不合群而被排擠甚至吃掉。VS.想和同儕一樣的青少年,嚷著要買同學都有的手機和球鞋。
●雄大翅鯨不是天生就會求偶,牠必須花時間學習唱歌,才能成功吸引雌性注意。VS.青少年吸引心儀對象的方法一開始通常很拙劣,必須經過練習或指導才能了解對方發出的訊號。
●青少年白肩雕在巢中待太久,父母會對牠愈來愈不友善,甚至發動攻擊。VS.父母切斷給年輕子女的金援,或不讓他們繼續住在家裡,逼迫他們獨立。
……

在這本書中,《紐約時報》暢銷作家芭芭拉和凱瑟琳將從她們擅長的比較與研究物種共通性出發,帶領讀者用新的角度探索這個充滿不安與好奇心的成長過渡期。本書將從四個青少年主角──國王企鵝烏蘇拉、斑點鬣狗史靈克、大翅鯨阿鹽和灰狼斯拉夫茨──的成長故事,引你看見野生動物的真實生活,也會從更多動物的例子讓我們看見動物青少年如何漸漸進入成年世界,以及年長的動物如何帶領牠們。
觀察動物的行為除了能讓我們更同理、了解人類青少年所面臨的難題與意義,也能印證過渡期在生物學以外的領域其實也有相同的重要性,例如一間新創公司也要先經歷確保組織穩固(保持安全)、找到公司的定位(建立地位)、與其他組織合作(追求對象)以及創造穩定的利潤繼續經營(覓食)等階段。閱讀本書,你將能在人類學、社會學與生物學之間,找回人類與動物常存卻被遺忘的共同根源,也將對日常所接觸到的事物有個更新、更全面的看待角度。


對象 中山大學 書籍 地球 光棍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