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戰光影:地緣政治下的香港電影審查史

NT $ 446


本書梳理1945年到1978年的香港電影審查史,當中特別著重檢查員小組(PanelofFilmCensors)與審核委員會(BoardofReview)的運作。就何謂合適公映的電影,香港官員與檢查員的取態建基於三點:第一,在英帝國與亞洲之內,香港的地緣政治戰略地位有何變化;第二,香港與世界各國對階級、種族、性別等問題的理解有何新發展;第三,香港民眾對電影審查政策有何反應。這三點都印證,香港政府電影審查政策並非一成不變,香港公眾的策略性抗爭運動亦能改變官方電影審查操作。

本書所書寫的冷戰時期香港英殖政府的電影審查案例頗具獨特性。毗連中國的香港在冷戰中成為自由世界與共產陣營的一大意識形態戰場。因此,香港官員的電影審查目標,主要在於保護香港的外交關係、令香港免受地緣政治波動影響。是以,香港官員以「政治中立」取態包裝香港政府電影審查政策。這種「政治中立」路線的一大特點,是香港政府配合自由世界反共之餘,也會同樣審查美國電影抨擊中國的內容,並不時在審查過程之中遷就中共觀點。這種電影審查操作的背後目的,是為了避免挑釁中共、使之侵略香港。從1960年代末開始,香港政府轉而更重視電影道德審查,但此時官員的管治思維仍然是試圖保持「中立」的表象。例如,官員拒絕在香港推行電影分級政策的理由之一,就是為免政府過份介入香港公眾私人生活。

本書特色:
★本書透過冷戰時期香港管治案例,剖析國際關係與本土政治如何具有一體兩面的關係。如今全球新冷戰已臨,對於身處大國政治狹縫﹑包括香港與台灣在內的地方應該如何應對,本書內容頗具時代啟迪意義。

★本書書寫跨域網絡如何形塑香港管治﹑新加坡與馬來亞英殖政府如何影響香港電影審查政策,是示範如何從區域視野重構地方知識的力作。

★近年強調破除大一統視野﹑重視在地歷史與文化多元的「華語語系」學術理論興起,為全球華人研究帶來突破。本書書寫冷戰時期受地緣政治牽動的香港電影審查史,為「華語語系」學術理論﹑指出大一統文化研究框架盲點提供了重要的參照案例。

由2019台北國際跨年主視覺設計師設計的電影風格海報,限量300份,欲購從速


香港電影 香港 電影 冷戰 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