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者有其屋

NT $ 228


住房是一件終身大事,購屋是人生一大夢想

但現今卻成為年青人的一場夢靨,難道沒有任何一種政策可以解決它嗎?
且看房產弱勢的徹底解決之道,不只讓年青人租得起房、更買得起房
凝聚全民共識,實踐「居住正義」與「分配正義」

讓人民安居樂業,是政府的天職,弱勢居住問題長期困擾著政府,既有的租金補貼、購屋或自建房屋貸款利息補貼、合宜住宅等,都只具象徵意義而不能根本解決問題。

近年因民間薪資倒退致房價所得比偏高,在人民購屋困難的現況下,出租型社會住宅成了最夯的議題,地方政府無視財政困窘與基地難覓的事實,合力誇口要在八年內蓋出十萬戶社會住宅。

台灣自有住宅比例高達85%,當政者若不體察國情、民性不同,只想模仿外國大蓋社會住宅,那將把台灣從象徵富裕、紮實的高比例自有住宅之社會,帶向象徵無產、貧窮的低比例自有住宅之社會,當自有住宅比例起了結構性改變而大幅降低時,其道德責任在未來必遭嚴厲批判,何況我們的各級行政首長、各級民意代表,幾乎各個都擁有多筆房產或高總價房產,政治菁英們都重視保值且鍾愛房產,那麼在制定住宅政策時,理應推己及人,設法使更多人民增加財富、擁有屬於自己的房屋,而非一味在讓人民租得起房的小框架內打轉!

「住者有其屋」,是作者改革與重分配的理念及規劃,政府得以相對較少的預算,在獎勵民間釋出空屋、餘屋,及補貼弱勢購屋合併運用下,藉大幅提高自有住宅比例的方式而根本解決弱勢居住問題,也一併達成重分配及增加弱勢國民的財富之目的,對比耗用大筆預算興建社會住宅出租而卻無法根本解決問題,何者才是我們該選擇的方向,睿智人民自會判斷!


弱勢 財富 購屋 社會住宅 解決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