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雜菜記》以溫柔、圓融的影像風格,將父女相依為命卻又分隔兩地的日常生活,轉化為靜謐如詩的影像散文,沈默的情感力道,讓「HardGoodLife」中的甜美與苦澀,震懾無數觀眾與評審。2008年,《黑晝記》讓導演再次將鏡頭對準父親,卻已是彼此生命共行的最後一程:「即使在白天,心情也如同身處黑夜般的憂鬱」。父女共同面對疾病與死亡的深情刻畫,轉變與歸屬、軟弱與堅強兩大變奏反覆纏繞著「HardGoodLife」的經驗主軸,更映櫬出迥異於《雜菜記》的平淡圓融,呈現對生命情感的另一種深度思考,在全台25場醫院放映會中,撫慰並鼓舞了許多病患及家屬的心靈。【名家推薦】2003年,許慧如拍攝《雜菜記》,紀錄了自己與父親相隔兩地的生活寫照。沒什麼對話,在寂寞、孤單的形影下,儘是凡常、單調的居家細節,卻深刻交織起父女間深密相依的羈絆。《雜菜記》的英文片名叫:HardGoodLife,五年後的《黑晝記》則是承續這樣的情感與省視,娓娓道出一個女兒如何陪伴父親一起面對彼此身體的消沉與抵抗,如何彌補和維繫逝去的親情與掛念,以及如何經驗HardGoodLife的幽幽心聲。--摘自《黑晝記》導讀∕張照堂(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所榮譽教授)我察覺《黑晝記》是一部聲音的電影,也是一部朝向目的地的指向性電影,因此其前身《雜菜記》的對照性魅力更是深入我心。頭一次觀賞《雜菜記》時感受到的魅力是一種平靜安詳,以及世界的充足感。即便沒特別做什麼、沒特別說什麼,這個世界依舊令人心生寶愛地充滿各種存在。《雜菜記》描繪出那樣一個幸福的世界。--摘自《雜菜記》導讀∕藤岡朝子(山形國際紀錄片影展東京事務局負責人)【得獎與參展記錄】*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視聽媒體藝術專案補助(黑晝記)*2008台灣國際紀錄片雙年展評審團特別獎(黑晝記)*2008南瀛獎紀錄片首獎(黑晝記)*2009瑞士真實影展RegardsNeufs單元(黑晝記)*2009以色列台拉維夫國際紀錄片影展(黑晝記)*2003日本國際山形紀錄片影展‧亞細亞千波萬波競賽類獎勵賞(雜菜記)*布宜諾斯艾利斯DocBsAs影展(雜菜記)*日本東京國際學生影展(雜菜記)*韓國首爾獨立紀錄片影展(雜菜記)*印尼In-Docs影展(雜菜記)
影展
補助
情感
電影
台南